1. 8366cc银河娱乐









      1. 【中国风景园林网】灾后重建 :泸州市滨江路景观提升工程侧记

        发布时间 :2013-05-17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字体大小 :    

         

        北纬30°,长江与沱江在此交汇,这个泸州两江风景最美的地方,就是馆驿嘴。十年之前,这处景观曾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2年7月23日 ,无情的洪水使这里成为废墟一片,原有的美景荡然无存。2012年9月 ,泸州市委、市政府对馆驿嘴主广场及长江滨江路进行灾后重建 ,即滨江路灾后重建景观提升工程。杭州易大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景观设计 ,8366cc银河娱乐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宏观咨询和现场的技术指导、管理工作 。

        经过近半年的不懈努力 ,如今 ,这里的景观效果已初见成效,生态自然的园林美景,浓郁厚重的人文气息,使这里再次成为酒城泸州的一处标志性景观,成为广大市民的一处休闲乐园。站在高处的建筑上往下看 ,新建成的馆驿嘴广场犹如一艘动感十足的航船,迎风破浪,向着江心直行而去;而广场上无数的游人 ,则如船上的乘客,悠闲惬意地欣赏着江中的美景 。

        滨江路灾后重建景观提升工程起于滨江路孝顺路口 ,止于国窖长江大桥 ,目前已经建成开放的是馆驿嘴至东门口广场段,是泸州市"两江四岸"规划建设的示范性工程。园林大师、8366cc银河娱乐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李寿仁作为泸州市"两江四岸"规划建设的园林顾问 ,该项目的景观设计就出自他的创意 ,通过与他的一番对话,这艘动感十足的航船 ,更清晰地展现出了它如画的容颜。

        "馆驿嘴广场承载着泸州这座城市发展的历史 ,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 ,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是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为了更加突出馆驿嘴在酒城泸州中的地位 ,我们将其设计基调定位为奢华o低调,充分发挥其"城市会客厅"的功能,将其打造成泸州的一张'新名片' 。"李寿仁说,"具体实施方法可以用以下八句话来概括:绿量不变 ,空间增大;设施完善,内容丰富 ;景观打造,高质提升 ;文化渗入 ,生态优先。"简洁、明确的设计定位,赋予了馆驿嘴焕然一新的景观风貌 。

        最大限度保护原生态环境

        被洪水淹没过之后的馆驿嘴,有很多的大树 、雕塑、廊架等依然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在设计中,这些元素被重新加以利用 ,营造出全新的景观效果。

        据李寿仁介绍 ,保留下来的大树主要有两种处理手法:像天竺桂、黄葛树等几十年的老树,在周围搭建木质平台,既可以保护大树,又可供游人休息;一些香樟 、桂花、银杏等,则用森林绿整石围边 ,搭配草皮、三色堇、球类、日本红枫等植物,采用花境的布置手法,建成一个个面积大小不一的花坛,营造出四时风光各不同的江南园林意境。而平滑 、细腻的森林绿整石,既是景观的一部分,又是漂亮的坐凳,兼顾了景观与实用的功能。

        原有的絮语 、春之曲 、夏日等雕塑则主要位于堤上广场,设计中通过对雕塑周边的植物、园路、花坛等进行重新配置,将其置身于一个个全新的小环境中 ,赋予了他们新的生命意义。

        此外,堤上广场上的一些小品廊架、三角梅等也被很好地保留下来。与新增加的闻涛亭、秋月廊、望峰轩等亭台廊榭连成一个个景观节点 ,形成变化多端的围合空间,营造出移步换景的景观效果。

        "在最大限度保护和利用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我们通过把花坛变小 、打开空间 、增加景观节点等手法 ,有效改变了原有花坛过大 、空间过于狭窄 、游人无法进入的弊端。改造后的滨江路,花坛干净清爽,树木葳蕤繁茂,亭台廊架各自成景,视野开阔,空间多变,游人可以随意进出 ,或闲坐一角,或慢步行走,或健身跳舞,都有足够的空间供他们活动,实现了'绿量不变 ,空间增大'的设计意图 ,人工的自然,自然的人工 ,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李寿仁如是说 。

        {nextpage}

        精工细作经得起时间考验

        馆驿嘴广场不仅要成为城市的一处标志性景观,更要能经得起洪水的考验,这就对广场的功能和铺装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我们将馆驿嘴广场的设计基调定位为"奢华",是指使用的材料要"真材实料",施工工艺要经得起考验 。"李寿仁边走边介绍说,"涟漪广场上的冰裂纹图案铺装,采用两种颜色的花岗岩,为了营造出气泡的效果 ,特意将圆形的花岗岩用不绣钢镶边,加深色彩,形成对比,从而营造出"激起涟漪无数"的奥妙,实现馆驿嘴这艘航船动起来的效果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工人都是从杭州请来的专业人员;所有的青石铺装,全部采用人工石刻,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菠萝面 、荔枝面等纹路,是几百名能工巧匠一凿一凿刻出来的 ,这种自然 、厚重、原生态的质朴美 ,是机器切割无法实现的,更重要的是,大量青石的运用,可以有效抵抗洪水的冲刷 ,就算50年一遇的洪水来袭也不怕;反映泸州民俗生活的三缺一麻将雕塑,则是用全铜制作,人物形态惟妙惟肖 ,纹路雕刻精致细腻,彰显出工艺的用心和考究;亭、廊等木结构建筑则采用实木制作,对木质材料和厚度都有严格的要求 ,达到美观与实用兼顾的要求 。"

        从馆驿嘴广场往滨江路一路走来,植物材料简而不单  ,尽显丰富饱满;地面铺装统一中富于变化,彰显厚重大气;坐在廊架下,可以感受到原木的质朴;随手触摸栏杆上的青石 ,粗糙的纹路仿佛历史留下的痕迹;堤下广场上随处可见的景石,则与地面浑然一体,仿佛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刻意中的随意 、随意中的刻意 ,一种低调的奢华 ,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流露 。

        浓郁人文气息品味时光流转

        泸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只有将丰富的人文历史元素融入到景观设计中 ,才能营造出具有鲜明泸州风格的园林景观,进一步提升泸州的名城形象。

        "泸州有'酒城'之称,闻名遐尔的泸州老窖和郎酒均出自于此 ,为了体现泸州的酒文化,在馆驿嘴广场两江汇合处的观景平台上,我们特意做了两块大型的青石地雕,一块是由楷书 、行书 、隶书 、草书、篆书 、金文等书法和字体形式构成的百酒图,这幅图再现了泸州悠久而丰富的酒文化历史,是泸州酒文化的代表;一块是清代泸州城池图。百酒图代表'酒' ,古城图代表'城' ,恰好契合了泸州'酒城'的主题。为进一步展现酒城文化的丰富内涵,我们还在堤上广场做了一个泸酒水景小品 ,原本的创意设计是用酒取代水,让两江四岸'飘起酒香',由于实际操作中有些困难,暂时用水取代酒 ,以后的设计中,可能会考虑用酒糟植入园林小品中,也可以让园林景观飘起酒香 。"李寿仁说道 。此外,堤下广场上还放置了一块'醉美泸州'的石刻。通过这一系列酒元素的展现,人们对'醉美泸州'的认识变得更加丰富、立体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杨慎的这首《临江仙》 ,曾激起多少人的豪情壮志 。馆驿嘴处于长江和沱江的交汇处,曾是泸州城最繁华的地方,也是泸州风景最美的所在,在馆驿嘴广场临近江面的沙滩上 ,一块刻着《临江仙》的景石 ,见证着当年馆驿嘴的歌舞升平、繁华锦绣,见证着泸州城发展的历史 ,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一抹最美的记忆。

        在临近东门口广场的地方,竖立着一块高4米的整石无字碑  ,粗糙的碑身上下没有一个文字,只有镌刻的一行阿拉伯数字"2012.7.23",以及记录洪水水位高度的标刻 。"碑身的顶部伏有一只惟妙惟肖的犀牛 ,取名为'犀牛镇河妖' ,现在犀牛还没做上去 。"李寿仁说 ,"这块无字石碑是让泸州人民永远铭记着2012年7月23日,洪灾肆虐酒城,洪水水位达到泸州历史最高水位的日子。"一块无字碑 ,胜过千言万语的表述,却让人们铭记一段历史。作为无字碑的原创者,李寿仁希望借此表达酒城人民希望今后洪水不再肆虐、家人永远平安的祈盼。再仔细观察才发现,这块石碑的四个角、四个面的处理方式和纹路都各不相同。看似无字 ,实则意蕴深远,如此创意 ,让人暗暗称妙 。

        此外,整个滨江路示范段的地雕内容都与泸州有关,其中囊括了泸州风景名胜 、佛教道教、古建筑、古镇四个主题,这些地雕全部采用青石进行雕刻,并包含诗书棋画等方面的内容,清晰地展现了泸州的城市版图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个个有着木质感的橙色垃圾桶 ,桶身别致精美,上面雕刻着白塔朝霞 、国宝窖池等反映泸州本地人文历史的图案,成为滨江路上的一景。行走其间,浓郁的人文气息就这样随处入画,扑面而来 。

        作为泸州市"两江四岸"规划建设的示范段工程,滨江路灾后重建景观提升工程的设计不仅体现出了自然与生态融于一体的园林理念,注重对原生态环境的保护,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及后期养护的简单方便等,更重要的 ,将泸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人们在欣赏现代美景的同时,可以穿过历史的尘烟,记住这座城市的一路变迁 ,品味时光的流转。

        缓步行走在滨江路上 ,丰富饱满的植物配置营造出江南园林的意境;简洁大方的地面铺装踩上去厚重平整;蜿蜒的亭台楼榭透出古朴的韵味 ;大大小小的地雕流转着泸州的古城风情 ;风格各异的园林小品讲述着一个个曾经的故事……精致中尽显奢华,文化中尽显大气,长江与沱江的美景在这里汇聚,历史与现代的风情在这里演绎,一处地标式的城市景观,将"醉美泸州"展现得琳漓尽致。









        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