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366cc银河娱乐









      1. 漫行梅秋里 ,花开幸福来——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美丽乡村之求是村梅秋里

        发布时间 :2020-05-20     字体大小:    

        径山镇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西部,人文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然风光得天独厚。近年来,径山镇以打造一个全域美丽的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为目标 ,从水环境治理、风情田园、美丽乡村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美丽乡村整体打造,建设了一村一品、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集聚区 ,成为杭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求是村作为径山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被评定为余杭区第二批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考核结果优秀,在参加评比的五十个村子中位列第一名。

        梅秋里是求是村的一个小组 ,位于径山镇东部,是径山镇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区域。项目根据村庄现状条件 ,充分挖掘提炼当地文化元素和地域特色 ,结合周边生态农业种植与花卉苗木基地 ,通过完善乡村生活设施 ,提升人居环境,打造集浓郁乡土气息和特色田园风光于一体的“漫行梅秋里”特色乡村风韵。

        主调月季 ,花开惊艳

        四五月份 ,走进梅秋里,宛如步入花的海洋。家家户户墙边、院子里 ,月季、美女樱、石竹等正迎来盛花期 ,特别是五颜六色的月季,红的、粉的 、黄的……几十个品种 ,硕大的花朵,娇艳的色彩,明艳热情,缤纷绚丽,将小村妆点成花的海洋,铺满了一条条通往农家小院的幸福路。如此美丽的乡村 ,初看是惊艳,再看亦让人流连。

        梅秋里的植物配置遵循地域性、文化性、多样性和经济性四大原则,以月季和梅花两大开花植物为主调,选取香樟、银杏、桂花、香泡等乡土树种,搭配红枫 、金边黄杨 、金森女贞等彩叶植物,点缀石竹、佛甲草 、中华景天等草本和地被植物,打造特色乡村美景。春天 ,有红梅吐蕊,红枫叶艳 ;初夏,月季与美女樱花开满院;秋日,桂花飘香,银杏金黄;冬天,还有香樟绿满枝头。季季景不同,日日风光美,原本平凡的村庄 ,变身为“网红”花园村。

        敞开围墙,引景入院

        对于乡村而言 ,高大的围墙,让农家小院拥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和私密空间,却也使村庄的空间变得沉闷 。梅秋里在充分征求民意的基础上,拆除了高高的围墙,用陶土砖、小木桩、仿竹篱笆、桐庐石等作为主材,搭配丰富的植物 ,营造出低矮的篱笆式景墙,在实现家家户户开墙透绿的同时,也使得整个村庄的景观实现了有机统一,展现出现代新农村的新气象。

        梅秋里的房屋多为两到三层建筑,但建筑风格、外墙立面均有区别,因此 ,在进行景墙施工时,根据每家的房屋建筑特色选择了不同的材料和植物配置手法。比如,建筑外立面为红色的,景墙以红色砖为主,搭配月季、佛甲草等植物 ;建筑外立面为灰色的,景墙以浅黄色砖为主,结合小木桩或仿竹篱笆 ,搭配石竹、美女樱等植物;建筑外立面有大理石点缀的,景墙以桐庐石为主,辅以装饰过的轮胎 ,点缀佛甲草 、常春藤等植物 。不同的处理手法 ,使得家家户户的景墙既有连续性 ,又有各自的风格。

        景墙边的植物配置同样有讲究 。利用银杏 、桂花、梅花、红枫等植物营造上层空间,这些植物具有遮挡作用,能够为庭院营造一定的私密空间 。通过树状 、球状、攀援、伞状 、字母等各种形态的月季,金冠女贞球、龟甲冬青球、银姬小蜡球、蓝莓、八仙花、小叶栀子、翠芦莉、花叶千鸟花、蓝山鼠尾草、紫叶狼尾草等小乔灌木,在打造中层空间的同时,和美女樱、金娃娃萱草、花叶玉蝉花 、花叶香桃木 、紫菀、泽兰 、矾根、五彩络石、石竹等下层空间植物一起 ,装饰和衬托景墙 ,使家家户户的景观更加丰富多变 。

        风景不仅仅停留在墙上,还引景入院 。通过对庭院内部景观改造提升 ,清理院子中散落的物件 ,在门前屋后布置小景,放置农村不用的木桶、水缸 ,或瓶瓶罐罐的陶瓷制品,种上睡莲、荷花、铜钱草、吊兰 、络石、多肉等植物,形成浓厚的乡村风情。

        文化传承,生态优先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干净整洁 、风景美丽的村容村貌,更要保留原有的乡愁乡韵 ,注重乡村文化的传承 ;要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推动乡村绿色发展;要坚持村庄的环境提升与周边的农业种植经济、特色产业等有机融合,带动美丽乡村经济 。

        梅秋里的美丽乡村建设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 。在村子中间 ,一面用红色大字书写着“梅秋里”的景墙,搭配四幅锈钢板梅花图案,生动展现着梅秋里的名字内涵。而家家户户院子里种植的梅花 ,则通过植物文化来呼应村庄的名字,每年春天,朵朵红梅在农家小院里绽放,关于梅秋里的记忆也更加深刻 。

        在写有“梅秋里”三个大字的景墙旁,一株有着200多年树龄的古樟树正伸展着茂密的枝叶,留下满地的荫凉。这棵香樟是村里原有的,它见证了村庄百年的发展变迁,也是无数村民记忆中的乡愁 ,为了保留它 ,在施工时对道路进行处理,在香樟树两侧各留出宽三米的道路。路让树,生动诠释了留住乡愁 、生态优先的美丽乡村建设理念 ,成为村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生态优先的理念,还体现在道路铺装上。南方雨水较多 ,特别是到了梅雨季节,连绵不断的阴雨 ,往往会使路上积满雨水。为有效改善这一状况,村里的大小道路,全部采用透水混凝土材料 ,引入海绵城市理念,充分考虑雨水下渗和净化作用,设置下凹绿地 ,使场地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 ,有效降低下雨时的峰值 ,避免道路积水情况的出现,为村民提供更好的出行条件。

        为推动美丽乡村经济的联动效应,梅秋里在对乡村环境进行整治提升的同时 ,还不断整合资源,对周边的农业生态种植区、苗圃基地区等进行同步提升,打造集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经济 。

        家家开墙透绿,花香满院 ,户户清新雅致,步移景异,今昔的故乡,已是最美的风景 。梅秋里的美丽乡村建设根植于青山绿水,焕然一新的风貌也必能留得住乡民乡愁。


         









        1. XML地图